欢迎访问应急管理学院网站!
首页 > 学院工作 > 正文

我校学生在 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 模大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圆满落幕。在这场覆盖全国 27 个赛区、吸引 967 所高校、 14.8 万余名大学生参赛的高水平赛事中, 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统计专业基础与出色的创新实践能力脱颖而出, 最终摘得全国三等奖 1 项, 河北赛区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9 项, 用亮眼成绩展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过硬质量。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 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的权威赛事,在高校人才培养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本届大赛以 “统计创新应用 数据引领未来”为主题, 不仅倡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统计知识、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更聚焦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提升数据挖掘、分析及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储备青年力量。

为全力备战本次大赛,学校构建了 “统筹推进、多院联动 备赛体系。校赛阶段由教务处统筹主办, 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理学院联合承办,从前期赛事宣传动员到后期参赛队伍指导, 形成了全流程保障机制。赛事吸引力持续攀升, 最终汇聚了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矿山安全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地震工程与建筑安全学院、理学院等 10 个学院的学生组队参赛。备赛过程中, 学校通过 “学院推荐→校内初评→ 集中培训 决赛答辩 ” 的层层选拔机制, 筛选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队伍晋级省赛与国赛,为最终获奖筑牢了基础。

本次赛事获奖不仅是参赛学生个人能力的生动体现, 更折射出我校在实践育人、创新育人领域的扎实成效 同时, 这份成绩也为更多学生树立了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的信心 ,将助力学校形成 “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的良性循环。

未来, 学校将持续加大对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竞赛的支持力度,以各类高水平赛事为抓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核心竞争力, 为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组别

项目名称

成员名单

奖项

级别

本科生

基于 Transformer 框架的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

应用

薛凯文、郑鑫、陈海婷

三等奖

国赛




本科生

基于 XGBoost GBDT 模型探究母亲身心健

康对婴儿成长的影响

宁小隽、赵詠熳、黄志远

一等奖

省赛

研究生

基于 Transformer 框架的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

应用

薛凯文、郑鑫、陈海婷

一等奖

省赛

本科生

PM2.5 治理政策的时空混合效应——以河北省

多源数据为例

王瑞颖、李响、安潇霏

一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熵权-TOPSIS 和多模型集成的新质生产力

技术经济效益优化研究

王夏庆、施博阳、字玉娇

二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中药材价格波动预测与预警机制研究——以安徽亳州市为例

杨程欣、陈灿灿、李阳

二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 HIV-SS 模型的北京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赵雨婷、邱煜琪、郑琪琪

二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统计创新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在有关应急

避险车道的应用与展望

甄嘉乐、兰艺涵、李迅

二等奖

省赛

本科生

5.12 汶川地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影响评估

梁泳睿、于小清、王婷

二等奖

省赛

本科生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时空演变分

吕思然、方箫琴、李思盈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卫星闪电哨声波数据与深度学习模型的目

标检测及极端天气事件关联性建模—面向气象

灾害检测的跨模态特征分析


李嘉鑫、魏寒悦、高润泽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CSFQT 网络在地震 P/S 波预测分类中的优化研

赵文涛、闫昊楠、黄一格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5G 潜户的识别与探究

马存良、王茜、熊腾琴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指尖跳动的消费诗行-大学生抖音购物行为与

发展考察

孟子晗、汤佳鑫、卢怡勃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数字鸿沟”对河北省廊坊市老年群体生活影

响的研究

赵德岩、井浩、戴思航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基于机器学习的北京地区老年群体生活现状与

幸福感分析

李贞祯、刘世昊、陈铭慧

三等奖

省赛

本科生

内蒙古森林草原碳汇储量量化模型研究

何晨娇、程馨莹、闫晶晶

三等奖

省赛

研究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

何雨思、胡鹏辉、杨光

三等奖

省赛






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理学院供稿